昨天是3月17日,中国国医节。

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一个节日,但它今年却已经是第90年了。

“中国国医”即“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优秀文化历史沉淀的结晶,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这个值得铭记感恩,救护先民数千年的中医,近百年却走的颇为不顺。

会上决定筹备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定会期为3月17日。

1929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242个团体、281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会场上悬挂着"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等巨幅标语,高呼"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等口号。

中央国医馆储备大会全体会员

中央国医馆是成立于1930年的全国性中医药学术机构,是中医存废斗争的产物。中央国医馆在“中医科学化”的方针指导下,进行了制定中医学术标准、统一病名、编审教材等工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维护中医药合法地位和发展中医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纪念此次抗战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而上海正是“国医节”的发源地。

但如今,国医节却成了一个只有少数人知晓的节日、一个即将被我们遗忘的节日……

国人究竟是如何看待国医节的呢?

华商小编找到了这10位代表,他们有的是中医业内翘楚,有的是一线临床中医师,有的是稚嫩却坚韧的中医学子,有的是普罗大众中普通的你我他……

国医节于他们,不仅是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更是对如今中医药发展之路的警醒,甚至是成为了个人人生当中的引路灯 ……

然,这些对于国医节的看法,仅仅是沧海一粟,仅“是否科学”这一争论,便将中医推到了“伪科学”的风口浪尖,国人在不认可中医的前提下,更何谈记住、思考中国国医节。

其实,“国医节”并非中国独有,日本有汉医节、韩国有韩医节……,这些将中医药奉为圭臬的国家,对于中医药的热情,也毫不逊色于国人对洋节的热衷。

以日本为例,目前80%的日本医师会给病人开具汉方药,从事汉方的医师已超过10万人。在日本,超市药店中卖得最火的莫过于汉方药,甚至中国游客到日本都会大买特买,带回去分赠亲友。

日本在中药六神丸基础上研发出的“救心丸”,年销售额也超过1亿美元。

冬虫夏草是中国的“三宝”之一,在日本也被注册了68个专利。

当国人还在怀疑自己的传统医学是欺世盗名的“伪科学”的时候,日本人已经申请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专利!

 

无独有偶,韩国每年大约有750名中医师从大学毕业,而每年考进中医大学的新生里,很大一部分是大集团干部、记者和大学教授等相当有成就的人。韩国目前有1.4万多名中医师,早在6年前就已经超过需求了。

本是西医起源的欧洲,却占到全世界中草药消费市场份额的44.5%,60%以上的欧洲人都在使用中医药物。据不完全统计,欧洲目前受过培训的中医药人员约有10万余名。

澳大利亚是全球首个以立法的方式承认中医的西方国家。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在澳大利亚正式注册的中药、中医师能够在澳大利亚合法行医,并且在澳的5000余家中医诊所被正式纳入澳国家医疗体系之中。

在如今仅存的国医节史料中,尚可以看到上世纪成千上万中医前辈团结一致,为中医奔走疾呼的场景,尽管是面对“西学东渐”历史潮流的冲击,面对西医的质疑与嘲讽,中医人对中医的自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那份自信,坚定无比……

         ♦ 中医差点被废除

中医堪称中国“国宝”,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鸦片战争前,中国医界一直是中医一枝独秀。列强入侵后,西学渐渐在中国落地生根,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导致中西医之争日益激化。

在1929年,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余云岫,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并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

1、施行旧医登记,给予执照方能营业,登记限期为一年。

2、限五年为期训练旧医,训练终结后,给以证书。无此项证书者停止营业。

3、自1929年为止,旧医满50岁以上、在国内营业20年以上者,得免受补充教育,给特种营业执照,但不准诊治法定传染病及发给死亡诊断书等。此项特种营业执照有效期为15年,期满即不能使用。

4、禁止登报介绍旧医。

5、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学宣传。

6、禁止成立旧医学校。

 

 

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 "废止中医案"。曾留学日本学习西医的余云岫,是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他一向攻击贬低中医学,把中医等同于巫术,甚至直指"中医是杀人的祸首",必欲废止清除而后快。

同年2月,上海《新闻报》首次披露此事。消息传出,全国为之震动,人们热血沸腾,中医界空前大团结、大觉醒,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废止风潮。上海市中医协会首先发起召开上海市医药团体联席会议,邀集神州医药总会、中华医药联合会、上海中国医学院、医界春秋社等40余个中医药团体的代表商讨对策。

大会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组成赴京请愿团,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上海中医药界全力支持大会,罢工半天并提供全部交通工具。同时,全国总商会、中华国货维持会、医药新闻报馆,以及南洋华侨代表等电请保存国医。

 

社会公众为了表示对大会的支持和拥护,上海中医药界停业半天,并在药店门前张贴了许多醒目的标语,如"拥护中医药就是保持我国的国粹"、"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于死命"、"反对卫生部取缔中医的决议案"等声援口号,一时间群情激愤,运动的浪潮颇似"五四"运动在中医问题上的重演,可见废中医是何等地违背民心。

国民政府没料到会造成如此轩然大波,当时正值召开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叶楚伧、李石曾、薛笃弼等人亲自接见了请愿代表并表示慰问。这迫使卫生部不得不公开表示对中医并无歧视,并向代表表明:该提案虽获通过,但暂不执行;改称中医为国医;同意成立"中医学社"。

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 历史上的中医十大名家

一、针灸之祖——黄帝

黄帝,姓:姬,公孙、氏:有熊、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二、脉学介导者——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三、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208) 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四、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五、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六、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七、儿科之祖——钱乙

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八、法医之祖——宋慈

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九、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十、《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中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  比中医药现代化更迫切的,是中医的传承

现在关于中医药的介绍,大部分都集中在医药典籍、古代名医著作等等历史性的话题,那也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医最好的时代在过去?或许,现在中医药产业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传统中医药的传承,只有先传承下来了,才能谈其发展。

好在国家层面和民间都非常重视中医中药的保护和传承。2015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表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的演说,号召人们重视对中医的传承。

国家层面也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尽管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很多人存在偏见,但国家层面对中医文化的呼吁和传承重视度益发高涨。

传承中医,需要行动

要纪念请先明晰历史,要发扬请先吸取教训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回顾中医走过的路,虽饱经沧桑、磨难重重,但数千年来依旧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上至朝堂,下至山野,历代名医辈出,悬壶济世,治病护生,代代传承!涌现出像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钱乙、吴谦等先贤大医,为人类留下无数的医学珍宝。

在今天,我们应该铭记这个中医由死到生的节日,感激中医前辈的据理力争,时时想起复兴中医的重担,也不愧于中医前辈对中医的拳拳挚爱之心。

今天我们知道的中医的一切,都是先人赐予我们的,是历史中的每个人战斗、痛苦挣扎、牺牲生命,坚决地保护下所得来的。所以,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双手,给予后人更光明的未来。

“中国国医节”正是在提醒我们关注中医,关注国粹,让中医药学以及更多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从今天起,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日子,这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掉的日子。